新闻

导航菜单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联合认证

作者:    来源:教务处      编辑:郭书君   日期:2021年06月23日 15:04   阅读:1

新闻网讯 6月21-22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考查专家组一行6人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进行了专业联合认证现场考查工作。湖南大学杨旭静教授担任联合组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专家组由天津大学夏淑倩教授和郑州大学陈卫航教授组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专家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晓林教授和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杨毅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组成,江苏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俞洋副教授担任联合专家组秘书。

21日上午,专业联合认证专家见面会在学校办公楼407会议室召开,联合专家组全体成员,校领导夏东伟、孔伟金、姜宏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学院分管教学院长;化学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党政领导,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第一阶段由副校长孔伟金主持,第二阶段由专家组联合组长杨旭静教授主持。

校长夏东伟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考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敬意。他指出,本次专业认证既是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成果的检阅,也是促进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机遇,更是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他表示,学校一定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专家组工作,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认证、以科学务实的工作接受考查。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其他准备申请认证的专业要根据专家的精准把脉和权威指导,找准自己的短板,找到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地持续改进,每位教师要自觉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杨旭静介绍了此次现场考查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此次考查工作的重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汇报人张晓东、宿杰老师分别就专业自评报告中未充分说明的内容做了进一步补充介绍。专家组就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工程背景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夏东伟校长、孔伟金副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做了解答和说明。

22日下午,专业认证专家反馈会在学校办公楼407会议室召开。杨旭静教授代表联合专家组反馈了现场考查工作的整体情况,他指出,联合专家组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专业类补充标准,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全面考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认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自评自建工作扎实有效,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改进,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杨教授肯定了我校“一二三四五”育人工作体系的同时围绕课程体系、目标达成、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持续改进意见和建议。随后,专家组其他专家依次反馈了考查意见。

夏东伟代表学校衷心感谢专家组的辛勤付出和全面指导。他说,两天来6位专家加班加点、夜以继日,通过听取汇报、提问走访职能部门、审阅资料、考查实验场所、深度访谈座谈等方式,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情况进行了深入、高效、全面地综合考查。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敬业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他指出,专家组给专业提出的问题和整改建议,针对性强、极具建设意义,是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反映,为专业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专家组的反馈意见是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激励,学校完全赞同并诚恳接受。

夏东伟表示,学校一是要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和学院都要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一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二是要继续坚持成果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分解毕业要求,合理制定课程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机制,使课程内容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学校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生工作都围绕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开展,将“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理念落到实处。三是要继续坚持持续改进。由分管校长牵头,教务处主抓,建立校、院、专业三级整改责任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认证工作理念,全力配合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转化为长期治本之策。学校不仅着眼于通过专业认证,更要以此为契机,形成今后一个时期支撑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据悉,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考查期间,实地考查了招生就业大厅、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青岛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技术新工科实训平台、青岛大学芯片研究所等30余个场所;走访了校领导、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学生处,深度访谈了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14人;座谈了学生代表48人,用人单位和校友28人,认真审阅了调取的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资料以及试卷等相关教学资料和相关的管理文件1200余份。


    

< 上一篇:学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下一篇:校领导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师生讲党课 >
欢迎关注青岛大学公众号
  •  

    电话:(86)-532-85951111

  •  

    传真:(86)-532-85953085

  •  

    校长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书记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