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7月16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由北大资源大健康战略研究院与青岛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遗传学会联合举办的“赋能基层社区医疗,打通医患最后一公里”专题研讨会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召开。
在开幕式上,原北大常务副校长、北京遗传学会理事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柯杨院士首先致辞。柯杨院士指出,医疗工作内容要分工分层,需要医务技能的努力和社会的理解。同时,柯杨院士强调,在大健康的概念下,更多的是关爱、护理和养老服务与医疗的交织,需要跨学科的跨界的合作和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随后,柯杨院士为大家介绍了北大医学部尤其是全科医学和护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赋能基层医疗上的引领工作。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青岛大学的办学历史及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院一百二十余年来,跨时期、跨年代服务基层的历史沿革,以及布局、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支持国家智能强基层政策,通过引进薛杨院士团队结合跨学科优势在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和青岛地区先行先试等情况。
国家卫健委规划与信息司刘文先副司长认为,互联网大数据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治理方式,要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基层医疗的迫切需求。要把技术和行业融合,其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是转型、赋能、重塑——数字转型为医疗先行,行业赋能首先要在基层赋能,重塑则要重塑管理和服务模式。刘司长强调,要医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重塑我们的管理服务模式。针对如何赋能基层,刘司长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明确区域内的医疗需求和供给,因需施策;二、重点解决医疗场景服务问题,以上带下,将优质资源下沉;三、“政产学研用”,强化基层的人才培养体系;四、用共建共享、多方参与的模式夯实基层生态。
在主题报告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宪磊院士探讨了“赋能基层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和项目落地依据,并介绍了国家数字医疗全要素PSM的泛在实现与基层场景。
北大资源大健康战略研究院院长陈立奇教授做了“赋能基层社区医疗,打通医患最后一公里”的主题演讲,提出应当从政策保障、大数据及智能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医患信任度提升、全行业系统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多维度全面赋能基层社区医疗体系,打造百姓身边有效的医疗保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性难题。陈教授也介绍了北大资源大健康战略研究院落地社区颐康小站和推行邻里互助医疗、智慧医康养社区建设的实际案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青岛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薛杨教授介绍了国家卫健委“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标准研究及应用”课题和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开展的研究工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基层医疗相关研究和进展,解决基层迫切需求,帮助基层全科医生提高效率、激励管理和能力提升等核心问题。薛杨院士还分享了在哈尔滨、大连和青岛等地区的赋能基层医疗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成功经验。
北大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主任、北大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教授做了“激发内生动力、赋能基层医生”的报告,介绍了北大全科医学学系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北大医院全科医学科开展的重要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并就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全科医生进行了总结。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做了“社区健康服务中护士的作用及能力提升”的报告,介绍了北大护理学院在中国护理教育、老年智慧照护及护理人才培养方面起的引领作用,强调了护理学的重要作用和“十四五”开局健康服务的新需求和新任务。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庄巍院士做了“胶囊胃肠镜助力基层社区医疗”的报告。天亿集团联席董事长杨越、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波等分别介绍了赋能基层医疗的成功经验。
来自全国的60余位行业主管领导、地方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交流,共议如何分工分层、多维度赋能基层医疗。北大医学部各位专家和教授们分享了宝贵经验,基层代表莱西市卫健委和青医附院集团的医学专家代表也做了经验交流。
最后,薛杨院士总结发言并致闭幕词,倡议建立全国赋能基层医疗联盟,今后定期举办系列论坛及研讨,得到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的积极响应。会议成果显著,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