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导航菜单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经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作者:    来源:      编辑:王沛然   日期:2023年11月13日 14:13   阅读:1

新闻网讯 11月13日,《经济日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胡金焱的理论研究文章“打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组合拳’”。

文章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怎样发展实体经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也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把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充分挖掘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打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拳。

发展现代制造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建成现代化强国。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产业基础和产业链脆弱问题仍相当突出,必须加快补上这一短板。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发展现代制造业,应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产业,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围绕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物质需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的关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广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完善工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增强产业链配套和供应链管理水平,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方面的突出短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打造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事关经济发展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农业现代化进程较为滞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锻造强大产业韧性。

打造现代农业,应当注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任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充分释放粮食增产潜力。加快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农产品采收、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损耗,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把种业研发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突破口,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发展生物育种,加快种业产业化步伐。二是深化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在种子品种、农机装备、农药化肥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信息农业等,推进先进农机应用,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农利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应用的良性循环。三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潜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聚焦发展农村服务业,既要发展农资物流供应、农产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要做优民宿、康养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建设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5%左右,在创造就业岗位、耦合产业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需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供给对需求升级的适配性。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行业做优做精,提高智能作业、数字作业、科技作业等方面能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链接,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引导居民消费升级,在健康、养老、教育、家政等领域,引入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的经验做法和业务模式,积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要。努力增加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加大对社会公益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普惠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品牌效应和品牌意识,以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设为引领,提高全社会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着力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品牌,为我国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奠定坚实基础。健全协同高效的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加强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优化监督管理体系和方式,强化政策协同引导,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产业聚集、重要资源整合、重大功能集成,加强对区域空间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统筹,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塑造数字经济优势,促进数实融合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战略制高点。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在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开拓新市场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赋能实体经济,是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数字经济,技术与市场是两个关键要素。纵观全球技术革命历程,每一次底层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新一轮市场迭代,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一方面,应围绕加快技术赶超步伐做文章,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卡脖子”问题,将发展数字经济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应围绕促进供需高水平良性循环下功夫。在生产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壮大,以数字赋能提高农业、服务业效率。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大做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加快在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领域形成新突破,努力在全球产业链优化升级中抢占先机。在需求端,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利用数字经济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创造新的投资、消费需求,释放内需潜力。此外,充分发挥平台企业作用,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跃升,都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科学规划布局。我国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科技发展新形势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上持续发力。

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重能源、交通、通信等“硬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提升政策、服务、金融、信用、法治等“软环境”类基础设施水平。一是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铁路、公路、水利、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优化电力供应布局,增强新能源储存和应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等。强化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基础设施投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一代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算力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力度,为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等应用提供支撑。要前瞻性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基础设施,支持信息科技、生物医药、基础科学等领域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撑。要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供给体系,促进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奖惩分明的信用环境、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努力“放”出效果、“管”出质量、“服”出红利,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全文链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11/13/content_284153.html



    

< 上一篇:学校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 下一篇:学校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
欢迎关注青岛大学公众号
  •  

    电话:(86)-532-85951111

  •  

    传真:(86)-532-85953085

  •  

    校长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书记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