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今日,我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大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找准山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地要找准自身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积极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既是必须承担好的政治责任,也是实现比学赶超、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挥山东市场潜力巨大的内需优势,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挖掘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辖2个副省级城市、14个地级市、137个县级行政区,2020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生产总值的7.2%,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人口基数大,居民收入提升空间大。全省户籍和常住人口“双过亿”,2019年末常住人口10070.2万人,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2189元)多697元,位居全国第8位,收入较发达省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居民消费潜力大。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48亿元,占到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随着居民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长的空间依然较大,尤其是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领域。2020年,山东省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分别增长1.6倍和49.1%,品质消费渐成趋势。
投资增长潜力大。2020年,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35876亿元,占全国的6.9%。“十四五”重大工程陆续启动,2021年山东省确定1600个省级重点项目,新建并开通5G基站4万个,加快推进城市停车场、城市管网等建设,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山东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很大空间,到2025年,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4400公里以上,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10000公里,比2020年末增长34%,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扩大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山东应着力发挥市场、人口等方面的规模优势,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两新一重”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发挥山东处于黄河战略龙头地位的区位优势,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占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9%,人口占黄河流域人口的24%。黄河流域的9个省区,仅有山东属于东部地区,属于沿海地区。目前来看,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具有显著优势。
国家定位清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要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这为山东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策机遇可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制定实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这意味着,山东将面临更大的历史机遇,可以享受更大的政策红利。
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将更加凸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突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念,山东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将加快推进,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基础上,“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等也将发展壮大,山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空间巨大。
下一步,山东应着力健全完善“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尽快实施省际区域协同战略,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发挥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开放优势,助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次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山东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在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具有巨大优势。
地理优势突出。山东既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区域,位于“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又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与日韩等国地缘相近、人缘相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山东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日韩产业园、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等各类开放平台,是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大通道,是中日韩、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功签署,为山东省深化与日韩开放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对外贸易基础坚实。山东是对外开放大省,近年来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三五”时期,全省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2.2万亿元,年均增长8.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6.1%提高到6.8%,位居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之后,居全国第6位。实际使用外资规模176.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6.9%提升到12.2%,位居全国第4位。
贸易结构优化潜力较大。山东省出口产品中,2020年纺织服装和农产品超过了1/5;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到39.8%,但还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进口商品中,原油、机电产品、金属矿及矿砂居前三位,高端产品进出口还有待提升。
下一步,山东应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优势地位,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继续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引入先进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技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发挥山东生产体系完备的产业优势,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产业体系完备,在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满足能力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农业大省基础稳固。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总体规模、现代化水平、外向型程度和经营规模化等方面均在国内占据优势地位。“十三五”期间山东建成高标准农田6113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成为全国唯一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工业强省地位突出。山东是工业大省,工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整体呈现大而全的特征。工业总体规模实力居于全国前列,多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业体系较为完整,工业自我配套能力较强。全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2.6万家,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空间广阔。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4270.4亿元,占全国的7.9%,位居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但仅为广东、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57%和69%,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低端低效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山东高端工业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供给潜力强劲。山东产业结构在2016年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近年来,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稳定器”作用愈加明显。202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915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5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尤其是电子商务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
下一步,山东应充分发挥产业体系优势,在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上求突破,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推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提高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发挥山东科技创新潜力大的创新优势,推动创新驱动率先突破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保障,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山东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潜力,未来大有可为。
科技创新人才足。2020年末,山东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52所,每年招生73万人左右,在校人数229.2万人,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有98位,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4145名,有较好的人才支撑。
科技研究能力强。山东启动建设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有30家,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也在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39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820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77家,2020年末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512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2.4件,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科创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山东“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一批新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优质平台。
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山东整合省直部门科技资金,自2020年起每年设立不少于120亿元的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是2015年的6.8倍,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大。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出台加快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外国人来鲁工作便利化服务10条措施、促进自贸区海外人才流动便利化措施等政策,为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下一步,山东省应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本地化”的科创培育实验室和研究应用联盟;实施先进技术跟踪和超越并进战略,既通过对外合作、科技交流、技术收购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又强化消化吸收,推动科技成果本土化、特色化,实现从技术应用“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全文链接:http://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7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