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宿杰课题组联合天津大学刘晶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大类一区,影响因子:19.924)上发表题为“An Artificial Neuromuscular System for Bimodal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302345)。青岛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青岛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耿孙迎越为论文第一作者,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宿杰、范双青与天津大学“青年长江学者”刘晶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1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人机交互(HMI)——未来科技的关键技术,目标是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成功的交互。最初,HMI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计算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HMI的研究关键在于人类与机器的“交互”。为了实现更高效高准确率的人机交互,将人工神经肌肉系统应用于先进的HMI系统,可以潜在地提高它们的感觉运动协调能力和交互性。在本研究中,该团队提出了一种人工神经肌肉系统,用于模拟神经肌肉信息的感知、处理和操作。该系统由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nErOx神经形态晶体管(SENT)和信号转换系统组成。在接收到TENG信号后,经过突触性能优化后的SENT可实现对肌肉多种行为的模拟,包括肌肉收缩、快/慢肌纤维转化、非条件反射肌肉运动与条件反射肌肉运动等。此外,人工神经肌肉系统还实现了对表面肌电信号和不同手势的识别,基于这一功能,本研究最终完成了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两种人机交互模式。这一研究不仅提出机械模拟神经肌肉的新方法,也为开发具有多种交互模式的下一代智能电子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