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2022年,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科研育人,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考研率实现新突破,达线率59.8%;64人考入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录取率达到54.7%;其中,考入双一流高校及中科院达到45人,占录取总数的70.3%。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多名毕业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刘明铠,成功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的时候参与了校级大创项目:《不同环境介质中新型有机污染物卤代咔唑的分析方法研究》和《垃圾焚烧发电虚拟仿真实验》,凭借对于专业的热爱和对于学术的极大兴趣,在大创实验中不断深入探索,本科期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环境科学与生态领域1区Top期刊,IF=7.963)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其本科生阶段的第一篇学术论文《Occurrence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polyhalogenated carbazoles in farmland soils from the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China》(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459.)。随后,他又在著名期刊Chemosphere(中科院2区期刊,IF=7.086)上发表另一篇论文《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halogenated carbazoles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oils along the slope of Mt. Qionglai》(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4200.)在发表论文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2021年11月,他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在天津举行的“4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logenate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第四十一届国际二噁英大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会议论文、现场展贴海报以及作大会汇报。同年,他又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青海西宁“第十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会议论文。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的王楚迪则成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担任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4班团支部书记,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优秀团干部”、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优秀学生”、青岛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青岛大学青岛银行奖学金等荣誉奖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环境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我国夏季不同类型植被BVOCs排放观测与模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大创项目《不同类型植物BVOCs排放差异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在项目结题验收中被评为优秀。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张树慧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录取。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称号,还获得了学院寒假大学生“五个一”素质提升活动一等奖,被《青岛大学报》采访并报道。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张树慧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大创实验“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水岩作用对周边区域化学成分的影响”,模拟混合热液与油页岩的相互作用,利用化学滴定法以及XRC,GC-MS等化学仪器测定数据,对照研究以温度和时间为变量的油页岩化学性质差异,分析化学成分变化与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系,最终大创项目被评为“优秀”,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Frontier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发表了学术论文《A review on in-situ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oil shale》。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教育理念,全力推进“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平台,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建设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创新创业教学实验平台,通过不断完善和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实施一系列奖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实行研究生“小班导”制度,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的有机融合;连续四年举办学术交流年会,为学院全体学生提供科研展示的舞台;开设师友讲堂与学术讲座,邀请刘嘉麒院士、彭永臻院士等环境专业高水平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努力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科研育人新形式、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