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在我校经济学院攻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布英娜13岁时,在家乡乌兰巴托偶然听到了电影《白毛女》悠扬婉转的歌声,便被震撼了:“世界上竟有这样美妙的歌声,这样不同的文字!”
从那时起,布英娜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她在大学时选择了当时在蒙古国比较冷门的“东方文化研究”专业。1997年,读大一的布英娜顺利通过了蒙古国公派出国留学考试,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后来,又继续在人大攻读国际组织法专业硕士。
布英娜本名“布娜”,在蒙语中是“福气开花”的意思。在人大读本科时,根据老师林苏的建议,她在“布娜”中间加了一个“英”,从此她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在人大期间,布英娜和现在的爱人相遇,他辞掉了国内的稳定工作,追随她到了蒙古国,两人随之在那里成婚、生子。
在回到蒙古国后的十年里,家庭和谐美满,工作稳定踏实,然而布英娜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幼时种下的“中国梦”又燃起了火花,令她魂牵梦绕的仍是那个充满魅力的古老东方国度,她始终忘不了那里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淳朴善良的人们。2010年,布英娜一家定居青岛,回到这个丈夫曾经成长生活的城市。
青岛的风,青岛的海,青岛的山与水,让她这个来自蒙古国的青岛媳妇儿倍感亲切。对待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的公公婆婆,相处融洽的大家庭情谊,更是布英娜心底里化不开的暖。过年过节时的饺子,是布英娜与婆婆一起包的,蒙古风味的饺子与青岛的饺子在餐桌上静静散发香气。
将学业与家庭同样看重的布英娜,在了解到青岛大学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后,选择在青大经济学院继续深造。
谈起在青大的学习生活,布英娜说自己最应该感谢的是导师、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波教授。“他和蔼可亲,严厉又亲切。”布英娜说,自己很高兴能够成为他的学生。考虑到布英娜是一名跨专业的博士留学生,马波经常特意去了解蒙古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情况,而且常常和她一起讨论课程内容、研究课题。但是,在布英娜做得不好的地方,无论错误大小,马波都会直接批评她,督促她及时改正。
与布英娜一个班级的张运磊说,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的性格很好,带着蒙古人固有的豪爽英气,学习也很认真刻苦。”而初次见面时,布英娜的汉语水平之高也令他惊讶。提及学习汉语的心得,布英娜认为,就是“重复”和“热情”。刚到中国时,面对晦涩难懂的汉语语法体系,布英娜并没有感到枯燥和挫败,相反,她会把一个汉字反复练习,光是“蒙”字就写过满满正反两页纸。多读书、多思考、巧用方法解决问题也是她的“秘诀”,“把问题的主体放在大框架内,引出许多小问题,然后再逐步解决小问题。”她说,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在自己学习进步的同时,布英娜还把热情传递给同学们。同为蒙古国在青大的博士留学生,苏任对布英娜非常感激。“她很热情,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都鼓励我并尽一切努力帮助我。”刚来中国时,苏任的中文不好,布英娜看到她在宿舍里独自闷头学习,便鼓励她去和中国同学交流,提高中文沟通能力。在苏任硕士毕业那年,布英娜指导她写论文,并劝她继续读博。最终,受布英娜的影响,苏任在青大攻读博士学位,她说:“或许将来我可能会回到蒙古国的大学里,讲授我从青大学到的知识,我是青大的学生,也会是友谊和文化的传播者。”
在同学们当中,布英娜显得有些“特殊”,这不仅是因为她流利的汉语,更因为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除了周末,她基本每天要在5点多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饭,然后送他们去上学,一直忙到8点半,从那时起到下午3点才是她的学习时间。她每天都充分利用这高度紧张的时间段:读专业书、写作业、写日记,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她说,虽然自己与孩子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但相同的是都在学习,我和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在成长。”
2015年,在马波的推荐和帮助下,布英娜参加了中国国家旅游局“万名英才培养计划项目”,眼光敏锐的马波建议她以“一带一路”政策为导向,结合蒙古国国情,研究发展可持续性的观光旅游。布英娜根据马波的建议,历时一年,在中蒙两国之间来回跑了五六次,完成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蒙国际旅游合作》课题研究。最终,这份研究被应用于中蒙旅游合作中。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使中蒙两国在亲密合作中互惠互利,布英娜很是开心。
如今,布英娜和孩子们正逐渐融入中国、融入青岛,布英娜在青大的博士生活中收获着感动与成长。“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在中国的爱情、家庭、事业已含在我的血肉中。也许以后我会回到祖国,但青岛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