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近日,纺织服装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纷纷走进企业、小学、乡村、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丝路织梦”民族团结服务团:以专业力量赋能新疆纺织业发展
“丝路织梦”民族团结服务团,在连丽梅老师的带领下,集结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领域的精英学子,深入新疆纺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探讨合作发展;传授前沿知识,共谋产业升级之路。他们不仅锤炼了专业技能,更为新疆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服务团还积极投身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事业,他们穿梭于乌鲁木齐的现代气息、昌吉的多彩文化、库车的历史深邃、阿拉尔的农业绿洲以及阿瓦提的宁静田园之间,感受着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和谐共处,共同编织着“丝路织梦”的美好篇章。
“文化传承 遇见玲珑”社会实践团:以汉蒙文化之美,绘就民族团结之篇
“文化传承 遇见玲珑”社会实践团由李珂老师带队,22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6名学生组成。团队走进乌兰察布市三宝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成员们深入学习了蒙古族饰品“苏塔式”和当地非遗“玲珑枕”。之后,实践团又来到了察右后旗文卫社区,画出了一幅既具乌兰察布民族特色又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墙绘。最后,成员们走进察右后旗赵家村红格尔图希望小学,为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和文创产品,并带领儿童在草原放飞山东非遗——沙燕风筝。实践团在学习当地文化的同时,也为内蒙带来了山东特色非遗。这是民族交流、文化交流的最好印证。
“怀揣初心促发展,织梦下乡谱农篇”乡村劳动调研实践团队:以劳动实践赋能乡村发展新思路
“怀揣初心促发展,织梦下乡谱农篇”乡村劳动调研实践团队由王宇政老师带队,22级共8名同学组成。团队来到黄岛区王台街道进行了一次徐霞客式实践,走访十余个村落,调查多个水库和国家监测井。在实践中,成员们积极了解居民生活,收集政策下乡和用水问题;深入王台街道纺织机械产业,参与田间劳作,并学习当地新农村发展模式;为儿童宣讲党的理论与绿色环保理念,并通过特色手工课带去欢乐。本次实践,团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实践出真知,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芳寻”志愿服务队:以专业知识赋能社区治理
“芳寻”志愿服务队由团委书记刘雅婷老师带队,4个团支部的10名同学组成。实践共分为两部分。首先,活动以教授社区小朋友旧物改造新衣为主题,通过与小朋友协同配合,变废为宝,并将制作的新衣以服装走秀的方式进行展示。此外,团队成员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竹编文化的知识盛宴,手把手地教授小朋友编织、粘合、制作扇柄等。上述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团队持续推动美育浸润社区,文化赋能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实现了学院与社区的双向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探锦绣之韵,寻文化之源”织韵同心队: 以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自信
“探锦绣之韵,寻文化之源”织韵同心队由马艺茹老师带队,共11名同学组成。团队穿梭于青岛、天津、石家庄及西宁,跨越山水之隔,采取文旅融合方式持续弘扬非遗纺织文化。从青岛车宋祥印社区的绒花扭扭棒手作,到天津、西宁的漆扇精工体验,再到石家庄“遇见扎染”的色彩盛宴,团队不仅引领市民亲手触摸非遗魅力,更在青海湖畔探索唐卡艺术,领略藏族文化精髓。本次实践,不仅丰富了公众文化生活,更激发了青年文化创造力,赋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动力,开启了中华非遗纺织文化自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