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葛村榼子文化,感受传统艺术的美,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动化学院“讲好家乡故事,弘扬家乡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实践团于2024年8月6日前往山东省即墨古城,探访了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承厚老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传统新生,榼子传情”的文化保护实践活动。
首先,团队成员们了解并深入探索了葛村榼子的相关知识。葛村榼子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较高历史人文价值的民间木雕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这种工艺品最初用于印制面食,如馒头等,以其精美的花纹和寓意吉祥的图案而闻名。葛村榼子的制作技艺经过各朝代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即墨葛村王姓家族的世代相传下,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特色。
接着,团队对王承厚老师进行了专访,与王承厚老师共同回忆了制作榼子的历程。王承厚十三岁便开始跟着叔叔学习如何制作“榼子”,之后跟着师傅做学徒,在每日勤学苦练下,他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对手工艺品市场造成了冲击,榼子的需求大幅下降。王承厚一度因此放弃榼子制作,转而外出打工。但他的手艺在工友中引起了惊叹,使他意识到手艺传承的重要性。于是,他重拾刻刀,更加专注于提升榼子的艺术价值。
经过46年的打磨,王承厚成为“葛村榼子”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从“实用”到“文化”,王承厚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榼子的款式和花样进行了创新,兼具实用与收藏,他创作的很多作品,被不少藏友高价收藏。他也欢迎学生和手工艺爱好者随时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希望培养孩子们对于榼子文化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长大之后对榼子文化有更加饱满的热情,使榼子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在与王承厚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由于目前许多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冲击,榼子也不例外,现在用榼子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机械化的冲击,很多手艺人都逐渐离开了这个行业。为了更好地传承,王承厚老师不仅做出了更多符合现在年轻人审美的图案,在2017年,王承厚老师还走出村庄,到即墨古城开起了店铺,更好地促进了榼子的传承发展。希望更多人关注到“榼子”文化,关注传统手艺。
最后,当成员们询问王承厚老师学做榼子的原因时,王承厚脸上的笑容变得格外生动,少时的回忆好像就在眼前:"早些年,一户人家就只有一个榼子,但同村里不同人家的榼子的图案会有不同。每到节日,我们小孩子就拿着自家的榼子去挨家挨户地交换,全村跑一圈,最终能做出十几种图案的饽饽,特别有意思。"
此次专访王承厚老师,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葛村榼子文化背后深厚的底蕴,更亲眼见识到了王承厚老师制作榼子的精湛技艺。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正是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创新,才使得各项非遗文化延续至今并熠熠生辉。王承厚老师的经历,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对年轻一代的鼓舞和激励,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