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由张嗣瀛院士创建,2000年和2003年分获系统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获批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学科依托的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现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1 人;国家级人才 5 人;IEEE Fellow 2 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 2 人;省级人才7人。拥有“系统与控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 2 个。学科在读博士生35人,硕士生 67 人,已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200 余人。

2.方向与特色优势

学科现有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数据驱动科学与智能系统4个方向,在如下三个领域具有优势特色。

(1)系统复杂性领域:由张嗣瀛院士创建、包括陈兵和林崇两位高被引科学家的系统复杂性团队,建立了基于模糊逼近及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新方法,首次提出有限时间稳定性准则,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2)数据驱动控制领域:侯忠生教授团队创建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全新理论架构与方法,摆脱了控制系统设计对模型的依赖问题,成功应用于电机、无人驾驶等实际系统,受到国际控制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葛树志教授领衔的团队提出了新型人机接口并实现机器人触觉、视觉、语言等功能的提升,创办了《国际社会机器人》刊物,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

3.人才培养目标及生源情况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系统思维、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招生人数逐年递增,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生源集中于长江以北,70%以上学生来自双一流或具有博士点的高校。

4.国内外影响

学科在2019-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连续三年排名第2位;主办CSCD核心期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拥有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国际社会机器人》创始人兼总编;《Automatica》副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3人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科已培养中宣部“最美支边人物”、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企业家等一大批人才。成功举办中国系统科学大会、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Santa Fe复杂系统暑期学校、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

5.博导简介

 

 

 

undefined  侯忠生,青岛大学首席教授,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IEEE Fellow。IFAC "Adaptive and Learning Systems" 技术委员会委员、 "Transportation Systems"技术委员会委员。原北京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主任,二级教授、卓越百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系统科学与数学”编委;曾是IEEE TNN“基于数据的控制、决策、调度与故障诊断”专刊客座编委; IEEE TIE专刊“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责任客座编委。代表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H指数45。侯忠生教授详细情况介绍,参见网站https://assc.qdu.edu.cn/info/1022/1054.htm


undefined

  陈兵,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进入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10月受聘山东省系统理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同年调入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为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个人主要研究兴趣为: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林崇,1999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5-12月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2000-200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2006年至今为青岛大学教授,200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1-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访问,2007年7-8月到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做访问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理论与控制理论,包括广义系统、继电反馈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时滞系统、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与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至今在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2部(第一、三位次),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第一、三位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三位次)。2010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2015年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014年至今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8年作为青岛大学“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骨干获批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 IEEE),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控制与决策》等多个期刊编委。



 

纪志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生,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出访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圣母大学、英国布鲁内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科研。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约评审员、首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会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网络系统、多机器人系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复杂网络的分析与控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在国际控制领域两大顶级期刊《IEEE Trans Automat Contr》《Automatica》和知名期刊《IEEE T Cybernetics》《Int J Robust Nonlin》《Syst Control Lett》等上面发表SCI、EI检索论文120余篇。以首位先后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山东省和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先锋和优秀教师。指导学生获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等奖励20余项。



undefined


段法兵,男,1974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法国昂热大学博士后,现任职自动化工程学院复杂性科学研究所系统科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编委。




张纪会,博士,教授,1969年10月出生。1999年3月获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1年10月分别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法国昂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物流系统工程、智能计算与智能调度、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生产系统建模与优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青岛市科技奖1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1项。



葛树志,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青岛大学未来研究院发起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国家机器人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IEEE Fellow,IFAC Fellow,IET Fellow,长江学者计划讲座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获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奖,新加坡国家科技奖、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 Distinguished Member Award。长期从事社会机器人、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完成多项横跨大学、研究所及工业的新加坡国家级项目,主持和参与了973计划、863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完成学术专著7部,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累计870余篇,H指数为82,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超过27000次,并于2016-2018年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 (former Thomson Reuters)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单,2014-2018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现任国际期刊《社会机器人》(施普林格出版社)创始人兼总编,《Automatica》副主编。



夏东伟,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现为青岛大学校长,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00年以来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主要研究兴趣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源工程中的应用、光伏发电及其控制。出版图书2本,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或参加完成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3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项目若干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298F2

于海生,青岛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批山东省智库高端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2007至2021年任学院院长。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等国家级教研项目与平台8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与平台7项,主编出版再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等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7项,发表SCI期刊论文81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方向: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控制、智能测控与网络系统。

E-mail: yu.hs@163.com



陈道炼,男,1964年8月生,博士,青岛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电气工程学科硕导和系统科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兼职博导,现任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和党委副书记、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负责人,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达学者、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计划。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留校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导。致力于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系统和航空电源系统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位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兼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变换系统及其控制;新能源发电系统;航空电源系统。


undefined

于金鹏: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导、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IEEE Senior Member、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担任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高校实验室主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秘书长兼副会长、青岛市智能物联网产才融合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ROCKWELL实验室主任。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首届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青、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青岛市创新榜样等荣誉。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等8个专委会委员和CCDC2015、ICICIC2021等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委员。担任《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等9个SCI期刊的编委。以第一作者在Springer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Automatica长文等SCI论文100余篇、IEEE TAC等IEEE系列期刊论文50余篇。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产业化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张嗣瀛奖)一等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篇论文入选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篇论文获《Automatica》Most Cited Article奖,6篇论文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省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海尔集团、颐中集团等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8项(转化5项),部分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尔集团、颐中集团等企业。主持国家、省教研项目12项,获国家(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4部(主编2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主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高教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研究生试点课程、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山东省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指导学生获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6篇、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5项。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美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70项(一等奖6项)。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与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伺服系统


 

李悦,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为山东省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社会兼职有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风险应急专家,国际环境工程设计大赛(WERC)评委、山东省知联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知联会副会长等。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863项目子课题、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项目。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专著1部,先后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奖等各项奖励多次。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及风险评估。


吴新振,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60余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专项基金项目1项、国防重点项目子课题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委托项目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军队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电机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仪垂杰,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省评二级教授。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7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5月至1996年10月进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TU-Clausthal大学机械所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6项;主持国家973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项;主持山东省重点基金和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主持胜利油田、山东钢铁和中国重汽等研发项目多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以及其它部级二等奖等多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著作权20余项、地方技术标准5项、科技著述10余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噪声振动主动控制、机械动态特性及信号处理、机械装备及地面车辆等高效节能新方法新技术。



undefined

张传增,男,1957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于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世界著名力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德国最高级别(C4)教授,世界华人计算力学协会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名誉博士,斯洛伐克工业大学荣誉博士等。现为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首席教授。张传增院士主要从事的科研领域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力学、弹性动力学、断裂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与工程仿真。张传增院士及其科研小组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了2本英文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50余篇,SCI引用8000余次。



 

 

董崇英教授(Chongying Dong),男,1958年1月14日生。1978-198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系,本科;1982-1986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生;1986-1987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0-1994助理教授,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数学系;1998-今教授,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2016-今青岛大学首席教授。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国科学院),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四川大学)。研究领域:代数学。曾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2000-现在 Algebra Colloquium, (2011-2016,副主编,2017-主编)。专著C. Dong and J. Lepowsky, Generalized Vertex Algebras and Relative Vertex Operators, Progress inMath. Vol. 112, Birkhuser, Boston 1993.根据美国数学评论,截止到2016年底,论文引用次数2197次。


undefined  车伟伟,女,1980年4月生,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系统科学系系主任。2008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Research Fellow),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三处兼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现为国际SCI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项目1项,主持其它余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李小光,青岛大学首席教授,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020年入选青岛市A类顶尖人才(与两院院士同类),拥有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曾经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在国际一流航空航天企业波音公司和通用电器航空发动机公司,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和京东集团从事尖端科研项目与管理工作。在过去30多年科研工作中,主持和参与过中国和美国的多个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和产品型号项目,完成科研报告300多份和专利40多项,多次获得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奖励和荣誉,具有高超的跨学科的综合系统技术专长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卓越能力。目前主要从事研制国际一流、基于人工智能科技的大型通用航空级及工业级智能无人机系统。 邮箱:lixiaoguang@qdu.edu.cn 联系电话:18019706199


undefined  陈春梅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国际权威期刊JFM、AIAA常任评论员、原美国某大型企业资深科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航空工程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美国实验空气动力学排名第一的韦格南斯基院士的唯一女博士。主要从事实验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流体主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激光流场可视化系统、变桨控制、旋转机械振动分析、非稳定流动机理、可变形翼动态空气动力学、先进无人航空器设计、无线通讯技术、飞控软件、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等。2005年亚利桑那大学工程学院(包括航空、光学、机械、电气、电子、软件、材料、土木、化工、矿业、生物医学工程、农业工程等十六个院系)年度唯一杰出教学奖;2007年因独创的双向稳定性理论,其应用技术能显著降低机翼和叶片空气阻力,接受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Tony Washburn专访。目前带领国际科研团队,包括航空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专业,致力于海洋风电与无人航空的研究工作。以交叉学科优势,从科技前沿角度,培养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欢迎更多师生加入该国际团队。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编程或实验能力,工程英语读写熟练,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具有钻研精神、注重细节、耐心、诚实、积极乐观、整洁、有序、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有疑问时能提出问题并钻研,而不是靠猜测进行而出错。

联系方式:

陈春梅 邮箱:chunmei.chen@qdu.edu.cn

科研助理:李淑祯 电话:19863678187 邮箱:leesujen1996@163.com  于津宁 电话:15725353808 邮箱:Y1984882539@outlook.com


undefined王树波,男,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17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以及企业合作等项目。中国自动化学会自适应动态规划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委会委员。获得第 7 届 IEEJ 传感、驱动、运动控制和优化国际研讨会会议“最优论文奖”。发表SCI 论文 25 篇(第一作者 18 篇),其中 IEEE 汇刊长文 12 篇,ESI 高被引 6 篇,中科院分区 I 区 9 篇,II 区 11 篇,并在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及控制与决策中文卓越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发表论文被SCI 期刊引用700次,最高 SCI 他引100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自适应控制,电机驱动控制等。主讲研究生《智能控制》,本科生《电机与拖动》等课程。



undefined   赵林,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优青、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和青岛拔尖人才,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在科研方面,主要围绕无人系统智能自主控制开展研究,在Automatica、IEEE 系列汇刊等国内外重要控制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SI 高被引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教育部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在教学方面,主讲《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与最优估计》、《无人系统》和《科研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主持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教育部自动类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案例(教学类)一等奖等教学奖励。




6.硕导简介

陈兵,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进入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10月受聘山东省系统理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同年调入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为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个人主要研究兴趣为: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林崇,1999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5-12月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2000-200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2006年至今为青岛大学教授,200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1-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访问,2007年7-8月到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做访问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理论与控制理论,包括广义系统、继电反馈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时滞系统、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与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至今在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专著2部(第一、三位次),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第一、三位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三位次)。2010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2015年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014年至今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8年作为青岛大学“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骨干获批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 IEEE),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控制与决策》等多个期刊编委。


纪志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生,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出访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圣母大学、英国布鲁内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科研。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约评审员、首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会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网络系统、多机器人系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复杂网络的分析与控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在国际控制领域两大顶级期刊《IEEE Trans Automat Contr》《Automatica》和知名期刊《IEEE T Cybernetics》《Int J Robust Nonlin》《Syst Control Lett》等上面发表SCI、EI检索论文120余篇。以首位先后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山东省和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先锋和优秀教师。指导学生获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等奖励20余项。


undefined  车伟伟,女,1980年4月生,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系统科学系系主任。2008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Research Fellow),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三处兼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现为国际SCI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项目1项,主持其它余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段法兵,男,1974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法国昂热大学博士后,现任职自动化工程学院复杂性科学研究所系统科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编委。




张纪会,1999年3月获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1年10月分别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法国昂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物流系统工程、复杂系统建模、分析与优化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青岛市科技奖1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1项。




 

 

 

赵继军,2002年、2004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系统与工业工程系获可靠性及质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系统与工业工程系博士后。2005年开始在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工作,研究兴趣为复杂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建模与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模式主导的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不确定信息情况下多寡头竞争模型的动态演化”及青岛市科技局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青岛市科技局项目多项。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于美国密执根大学传染病学系、生态与演化生物系,应用ABM及其他复杂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传染病的动态传播过程,主要研究了流感、禽流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传播。目前从事传染病的动态传播的教学与研究,研究兴趣主要为1)流感及儿童传染病(例如麻疹、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的时空特性及驱动因素的分析;2)虫媒传播疾病(疟疾、登革热等)的传播特性的模型与分析;3)应用ABM分析复杂社会及经济系统。



 

李小光,青岛大学首席教授,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020年入选青岛市A类顶尖人才(与两院院士同类),拥有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曾经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在国际一流航空航天企业波音公司和通用电器航空发动机公司,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和京东集团从事尖端科研项目与管理工作。在过去30多年科研工作中,主持和参与过中国和美国的多个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和产品型号项目,完成科研报告300多份和专利40多项,多次获得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奖励和荣誉,具有高超的跨学科的综合系统技术专长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卓越能力。目前主要从事研制国际一流、基于人工智能科技的大型通用航空级及工业级智能无人机系统。邮箱:lixiaoguang@qdu.edu.cn 联系电话:1801970619



undefined  陈春梅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国际权威期刊JFM、AIAA常任评论员、原美国某大型企业资深科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航空工程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美国实验空气动力学排名第一的韦格南斯基院士的唯一女博士。主要从事实验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流体主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激光流场可视化系统、变桨控制、旋转机械振动分析、非稳定流动机理、可变形翼动态空气动力学、先进无人航空器设计、无线通讯技术、飞控软件、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等。2005年亚利桑那大学工程学院(包括航空、光学、机械、电气、电子、软件、材料、土木、化工、矿业、生物医学工程、农业工程等十六个院系)年度唯一杰出教学奖;2007年因独创的双向稳定性理论,其应用技术能显著降低机翼和叶片空气阻力,接受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Tony Washburn专访。目前带领国际科研团队,包括航空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专业,致力于海洋风电与无人航空的研究工作。以交叉学科优势,从科技前沿角度,培养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欢迎更多师生加入该国际团队。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编程或实验能力,工程英语读写熟练,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具有钻研精神、注重细节、耐心、诚实、积极乐观、整洁、有序、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有疑问时能提出问题并钻研,而不是靠猜测进行而出错。

联系方式:

陈春梅 邮箱:chunmei.chen@qdu.edu.cn

科研助理:李淑祯 电话:19863678187 邮箱:leesujen1996@163.com  于津宁 电话:15725353808 邮箱:Y1984882539@outlook.com



undefined

彭良红,现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复杂性科学研究所讲师。2018年9月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物理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网络资源调度、 网络估计等。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

科研项目:

1. 2020.1- 2022.12 面向 DoS 攻击下安全状态估计的无线信息物理系统优化调度研究,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2019.07-2022.06 复杂动态信道下信息物理系统中针对状态估计的网络安全问题,主持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基金项目。



undefined

王庆芝,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12月于中南大学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4月进入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间歇控制、多智能体系统、混沌系统、T-S模糊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主持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61903212 基于时间驱动间歇控制的混沌系统分析与综合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博士基金 ZR2019BF044 基于时间驱动间歇控制的混沌同步问题研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3. 青岛市应用研究项目  基于时间驱动间歇控制方法的混沌系统H∞性能分析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电子邮箱: wangqingz2007@163.com


王立杰,女,博士,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022-2023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Elservier)榜单。2020年7月获得澳门大学电脑科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复杂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包括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控制、优化控制等。在国际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31篇,其中期刊论文25 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13 篇),包括IEEE Trans. 汇刊论文12 篇。其中一篇文章被授予2019年IEEE SMC学会最佳期刊论文奖(2019 Andrew P. Sage Best Transactions Paper Award)。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1 项,青岛市博士后应用项目1项。

电子邮箱:lijiewang1@gmail.com



undefined

刘永超,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在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2022年任青岛大学特聘教授。获国际会议2021 ICSPAC最佳论文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其中IEEE汇刊长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电子邮箱:sdliuyc@163.com



undefined

赵谅,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卓越青年人才。2020年获得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容错控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安全、强化学习、优化控制、事件触发控制等。截至目前,在国际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6 篇 (均为Top 期刊论文,中科院一区论文4 篇,二区论文2 篇),发明专利1篇。此外,主持的项目有:山东省青年基金1 项,青岛市博士后应用项目1 项,青岛市金种子计划等。

联系电话:13061206530,电子邮箱:LiangZhao1989@foxmail.com。



undefined

顾天昊,男,博士,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卓越青年人才。2022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在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视觉导航、计算机视觉、脑电情感识别、深空探测等。截至目前,在国际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6 篇 ,其中IEEE汇刊3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此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73计划项目等。

联系方式:gutianhao@qdu.edu.cn




undefined

孔慧,女,博士,硕士生导师,青年卓越。202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在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截止目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主要研究方向柔性传感器设计应用及传感检测系统研制。主持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博士后基金等。

联系电话:18915592076,电子邮箱: kongh@qdu.edu.cn




Baidu
map